清华&中国气象局大模型登Nature:解决世界级难题,「鬼天气」预报时效首次达3小时
转发于地球科学社 2023-07-12 15:32 发表于北京
真·“未雨绸缪”,清华大学「鬼天气」预报大模型来了!
是能破解世界未解难题的那种——
公里尺度下0~3小时极端降水都能预报。
包括短时强降水、暴风雨、暴雪、冰雹等在内的极端降水天气,都能做到提前预警。
完成这项研究可实属不易。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与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合作,联合攻关三年才提出这个名为NowcastNet的极端降水临近预报大模型,并用了近六年的雷达观测资料完成了模型的训练。
在全国62位气象预报专家的过程检验中,该方法大幅领先国际上的同类方法,研究成果现已登Nature。
目前,NowcastNet已经在国家气象中心短临预报业务平台(SWAN 3.0)部署上线,将为全国极端降水天气短临预报业务提供支撑。
那么极端降水的临近预报为什么这么难?清华团队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为什么被列为科学难题?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降水天气频发,实现更准确、更精细和更长预警提前量的降水临近预报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由于极端降水天气过程大多只持续几十分钟且空间尺度在几公里范围,受到对流、气旋、地形等复杂过程和大气系统混沌效应的影响较为严重。
而基于物理方程模拟的数值预报技术很难对公里尺度的极端降水做出有效预报。
因此,在今年5月27日世界气象组织峰会上,三小时内降水临近预报就被列为了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难题之一。